尘世听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喜鹊,尘世听风文集,尘世听风,思博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进入夏天,一双小喜鹊羽毛丰满了,身体也逐渐长大了,便随父母飞出巢穴,开始自己去觅食。终于有一天,一双小喜鹊,单独飞出去了,开始独立的生活,在离父母不远处搭建起新的鹊巢,并组建起了新的家庭。
祖母时常说,喜鹊是报信、报喜的吉祥鸟。你要是听到喜鹊喳喳叫,就要有客人来到了,或者有喜事登门了。有时还真的能让这对喜鹊夫妇给报准了呢。别的先不说,只要一听到喜鹊的喳喳叫声,这一天的心情似乎也高涨起来了呢!说真的,喜鹊的叫声对于我来说似乎还有着另一种特殊的意义。
多年前,也就是十八九岁的时候,正是人们所说的诗的年龄,满脑子里充满了诗的情思。整天就是想着一些句子的排列组合。记得曾给喜鹊写下过这样的一个句子:“曾听过天国之水潺潺\而叠翅于银河之上渡了双星。\你这天堂的鸟啊\而今却飞临于我的河堤\飞临于我的河堤\只为叫一声\晴”写完了连同另外几首小诗一同寄了出去。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以后,一天清晨起床,竟有喜鹊的叫声不断地传来。到了中午我收到一本杂志,那里面竟有我的一首小诗。当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了。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编辑老师的慧眼,同时也感谢喜鹊所给我带来的这个好消息。不好意思地说,从那以后说迷信远了点,我似乎都有点唯心了。一篇稿子发出去,便日日盼,夜夜盼,如果能听到喜鹊的鸣叫,那么这一天就觉得兴致高涨,干什么都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劲,如果听不到喜鹊的叫声,心里头就会怅怅地没有多大情绪,徒增许多的失落感。
听老辈人说,喜鹊不是凡俗之鸟,不为世俗所鸣,不落尘俗之处。也许是因了那个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神话传说吧,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付与了喜鹊超凡脱俗的气质和让人景仰的美丽光环的吧。是啊,遥想七夕之夜,天宫里玉宇澄清,银河波澜不兴,在广阔的银河之上,一座鹊桥飞渡。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在喜鹊搭起的天桥上相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何等的凄美,是何等的动人心肠!而承载起这段情事的喜鹊的翅膀,自然成了人们赞美讴歌的对象了。有一句成语叫玉汝于成,说的似乎就是这种成人之美的行为吧。
“鹊桥”一词便在传说中美丽,在青年男女的心头上构筑。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一个著名的词牌就是因它而起的。那个词牌就叫做“鹊桥仙”宋代一位叫秦观的大词人曾写过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飞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要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词一出,不知倾倒了多少少男少女。以至于在他以后的近千年间,不知有多少飞鸿情笺相传着这阙词。结尾处这句让人心生无限缠绵的话语更是在青年人之中代代传唱万年不衰!
喜欢这种鸟,喜欢它有一个喜兴的名字,喜欢它们从容高贵的样子,喜欢它们热情洋溢的鸣叫声,喜欢它们风雨相伴不离不弃的情爱,喜欢它们翅膀上载负的那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喜欢它们带给人心灵的愉悦。真的,我喜欢在清晨我的书窗外时常能听到,那悦耳的喳喳鸣叫声,仿佛是老朋友的诉说。
壹、夜遇
我总是喜欢在夜深人寂的时候沏上一杯清香四溢的香茗,然后随手翻开案头的一本书,随着文字的律动去做一次心与神的遨游。
今夜我打开一本书,一本孔夫子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修订成书的诗经。那是一本很有些年头的册子,竖排线装,纸是黄色的竹箔纸,已经变得很脆,稍稍用力翻动,它就会有一些碎屑从页面上断裂下来,所以翻动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地。我说不上它的具体的年头,是祖父或者说是曾祖父留下来的?已经没有人可以记起它的年代了,反正从记事起,它就在那架书橱里藏着了。
从书橱里把它翻出来时,它有身上蒙着一层经年的灰尘。轻轻地吹拂掉书上的尘土,不禁使我一连打了三个响亮的喷嚏。把它放在书桌上,信手一翻,是卫风氓六章章十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后面紧跟着两行小字是朱夫子的批注“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细细咀嚼不禁莞尔。想这个朱老夫子倒也耿直憨厚得可爱,他老人家的批注是以自己的喜好来评论人家的文字,合了他的意,高了兴便说会:“赋也!”“兴也!”不合他老人家的意,便会骂人家是:“淫奔之辞”看到朱老夫子的评语心下会意,不禁哧哧哂笑了两声。
“哼!什么唧唧歪歪的批注,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一个狞厉的声音不知从何方传来,倒把我给惊了一跳。急忙起身四处找寻,却不见任何踪影。心下暗想难道真就遇到了狐妖书仙什么的了?我定了定神,重又坐回桌前,不再有任何的声息,我开始怀疑起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或者说是一种臆想的结果。
“唉!”还是那个幽幽的声音传来,却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寻声暗问:“谁?谁在说话?是怪还是妖?”又是好一阵沉默,静地我都能听到自己如鼓的心跳声。
好半天那个声音终于又传了过来了,幽幽怨怨,缥缥缈缈。像是空谷回音。“不是妖也不是怪,我就是你刚才读的那首诗里的那个妇人!”显然,声音是个略带沙哑的女声,说不上苍老,也说不上年轻。
我说:“开玩笑吧?二千六七百年前的人还会说话?”
“哼!真是无知得紧!”那个声音却愤愤地说。“你知道当年发生的那个真实的故事吗?”
“当然知道,这不,书上不是都有吗:她天生丽质,与一个后生相爱,后来却为这个无良后生所抛弃,自叙幽怨的身世,所以才有了这首诗歌。”
“这书上虽说也说了一些,但却不是全部。那些事都二千多年了,本不想再提了,提起来就让人伤心。”
“你看,这首诗里说得多好,把你的怨情描述的淋漓尽致,让所有读到的人都对你怀有莫大的同情!”
“虽说你读过了这首诗,可是真实的情况你还是一无所知。不要再读那本破书了,那本书让那个迂腐的朱熹给批歪了,你要是真想知道当年发生的那一段故事,就阖上那本破书,听我来给你讲一讲那一段往事吧,我会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的语气明显好了许多,心气似乎也平缓了一些。
我说:“那好哇,有人讲在她亲身经历的感情故事,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又是好一阵沉默,似乎是在寻找措辞,又似乎是有着千头万绪而不知从哪里开始梳理。声音又一次响起了,她说:“让我说一时还真不知道从哪里跟你讲起,不如这样你跟我走一趟,去重历一下当年发生的事情吧。”
我说:“行,那就更好了!”
贰、市集
我闭起眼睛,摒息凝神,只一眨眼的工夫,我便来到一处很大的集镇上。人人都是长袍葛巾,麻履布袜。集市上引车卖浆者有之,贩夫走卒有之,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乱纷纷不绝于耳。而人最多最拥挤的地方,是一处蚕丝市。一个少女,虽说荆钗布裙,却光鲜得如春风里的百合花,明眸皓齿,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风吹衣袂,真就如下凡的仙子一般。在她的身边围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目光犹如一只只灼热的太阳,直裸裸地照射在姑娘的脸上、身上,把姑娘的脸都晒得泛起了羞涩的红光。他们不仅是冲着她的丝来的,更多的年轻后生们是冲着少女的美貌而来了,但是却人人都是拿她所卖的丝来跟她搭讪。这个说姑娘:“这丝是怎么卖的?”那个说:“姑娘你的蚕丝咋就这么光滑呢?”
“真是一位貌美如花的绝色的女子!”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