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节
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2节,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寒梅惊雪,思博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是朱允炆的命令不容拒绝,茹瑺只好低头答应。
徐辉祖、宋晟与朱棣作为军中人物,极力欢迎武举制。
朱允炆沉思了下,说道:“武举考试之人,以民间选才为主。至于京军与各地卫所,便莫要过度参与武举考试了。”
徐辉祖脸上的笑意顿时凝住,连忙道:“皇上,若如此,恐会让军士寒心……”
武举武举,军中之人不给机会,那怎么成?
朱允炆见徐辉祖着急,微微一笑,道:“朕只是说武举以民间为主,军士中可抽调部分人参与,占比稍低,为辅。”
徐辉祖皱眉,即便是降低比例,也是对军士的不公。
不等徐辉祖反对,朱允炆便说道:“五军都督府可联合起来,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军大比武,选拔出百强兵王,在百强兵王中,择最优三人充任指挥使,五人充任指挥同知,十二人充任指挥佥事,其他享千户待遇。”
“什么?”
茹瑺惊讶地看着朱允炆。
要知道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分属正三品、从三品级、正四品,在卫所上,也是最高长官,如此优渥待遇,实在是令人惊讶。
徐辉祖顿时舒展开眉头,没想到皇上竟是如此睿智,连忙谢恩道:“臣代五军都督府与百万将士,谢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策一开,军士必踊跃训练,他日军兵素养与战力必与日俱增,有如此可战之师,大明必威震诸国!
朱允炆微微点头,对茹瑺、铁铉等人警告道:“文人是我大明魂魄,军士是我大明脊梁,没有魂魄大明则死,没有脊梁大明则倒!朕希望你们能明白这一点,勿行差踏错!”
茹瑺脸色一变,这是皇上最直接的敲打,他不希望文官太过压制武官!
面对请罪的茹瑺,朱允炆并没在意,文武斗一斗也是好事,免得武官太过嚣张,只是斗可以,不能把人打倒在地。
返回兵部之后,茹瑺连忙召集刘儁、古朴、卢渊等人,然后看了一样旁边的铁铉,对众人说道:“现已近三月,春闱尚未发榜,倒是皇上给武人开了个榜。今年十月开首次武举殿试,这意味着我们兵部需要在七个月内,完成引试、解试、省试!”
“七个月,这怎么可能?”
刘儁当场愣住。
要知道练武的苗子他不住在秦淮河,遛个弯就到了,仅仅是传达消息,远一点的便需一两个月,这还没算他们考试时间,引试、解试在地方进行,哪怕是走个过场,也得需要一个月吧。
一旦通过,还得入京赶考,这路上也需要时间……
再说了,人员筹备,地方安排,场地选择,考核,张榜……哪个不需要时间!
皇上给的时间太少,根本就不够用!
茹瑺被朱允炆警告了一番,有些心烦意乱,严肃地说道:“皇命不可违,诸位还是想想办法如何行事吧。”
刘儁等人有些郁闷,有些不知所措。
铁铉叹了口气,道:“时间来得及自是来得及,只是有些紧张。先将消息传达至各地州县乡里,兵部可发文书至各地衙门,由他们配合传达。然后安排各地设置考场,筹备武举之事,我们这边安排人员前往各地把关,监考。”
“至于《武举法》,可在省考之前完成,不过在我看来,可仿照宋律,早日提交皇上御览。林林总总算下来,十月殿试并不成问题。”
茹瑺微微点头,然后吩咐道:“依铁铉所言,安排去吧。”
武举制度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但当时的武举考核,主要是战斗技能与体能素质,可以说是“重武轻文”,即不考察武举的“谋略才华”。
当然,唐代选拔武将也不全靠武举制度,其还设置了“制科”制度,而在制科的一些科目中,有些科目专门是为了选拔“文武双全”的武将设置的。
虽然唐代武举制度有很多不足,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一代名将郭子仪,那就是武举出身。
宋代一开始是没有武举制度的,赵家人重文轻武,可总这样也不是办法,被北方游牧民族压着打了好多年,没办法,才不得不使用了武举制度。
宋代武举制度与科举制度是相似的,也是三级考试,解试对应乡试,省试对应会试,殿试自然是一样。但宋代武举制度在解试之前,加设了一级,名为:引试。
所谓的引试,就是比试,看看你有没有真功夫,只会耍猴和被猴耍的不能去,没功夫就别跑去解试了,省得耽误人家排队……
铁铉倾向于照搬宋代的武举制度,从朱允炆的安排上来看,他似乎也倾向于这类方案。
不过在细节上总还是要调整。
《武举法》需要明确科举内容,录取标准,俸禄标准,中式授官……繁琐的很,还需要与五军都督府对接,兵部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朱允炆忙碌完政务,便陷入沉思。
推出武举制度,自然是有好处的,抵御外侮、维护统一,需要这些人,镇压反抗、维护统治,也需要这些人。
只是,武举选出来的人才,未必是真正的将才,真正的将才,是需要经过战争打出来的。
今年十月份首次开科举,什么时候机会成熟了,收拾安南的时候可以带一批人去,如果能再出一个两个张辅一样的人才,那将是大明之幸!
即使是没有张辅级的将才,出几个悍勇的武将,也是不错的。
说白了,这是一场投资。
“皇上,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德彝求见。”
双喜低声禀告。
朱允炆点了点头,示意请其入殿。
戴德彝行礼后,道:“皇上,春闱考试即将发榜,殿试也将如期举行,臣请命自二甲、三甲之中,选出六十贡士入都察院。”
朱允炆揉了揉眉头,道:“戴爱卿,都察院前不久新增两百余人,这才撒至大江南北,又要六十贡士,是否有些过了?”
都察院作为监察机构,人多是有好处的,但人太多了也是个麻烦,现在主管都察院的是戴德彝,他能控得住场面,若是他日换了人,谁能控制如此大的盘子?
若监察机构成为了言官朝政攻讦的工具,一人一封奏折,都足以将任何大臣乃至自己淹没!
要知道,在朝廷中,谁的声音大,谁的声音多,那谁就占优势。
六部之首的吏部,总共才两百多人,一个都察院都三百多了,再加人,都要朝四百去了,这些人可都是会说话,会写弹章的。
处理个政敌,冤枉个好人,扶持个傀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刘基刘伯温当年就这样玩过,结果是朱元璋对李善长“屡屡不满,多有呵斥”。
戴德彝一脸严肃地回道:“皇上,臣索要六十人,不为监察地方,只对都察院所派御史作监察,以防御史勾结地方,懈怠胡为!”
调整内阁,新四人组
监察里面的监察?
朱允炆眯着眼看着戴德彝,这个家伙倒有些想法,想在都察院内部设置一个监察都察院的部门,沉思少许,道:“六十人?朕可以批准,但有个条件。”
戴德彝放松下来,问道:“不知皇上有何指示?”
朱允炆起身走向戴德彝,道:“既然这六十人负责监察都察院御史,那就不能归于都察院,应设置在东厂之下,对六部、内阁与朕负责,而不对都察院负责。”
戴德彝惊讶地后退一步,连忙道:“这不太合适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