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独宠夫郎 第129节,独宠夫郎,不曾阿,思博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种天气最适合睡觉了,就算是不睡觉,那也不适合出门。

但望月楼这里挨肩擦背,人头攒动,热闹极了。

因为今日是粉条上新的日子, 时隔半年,望月楼终于又有粉条的菜色了。

望月楼早在三日前就在门口挂出了一个小木板, 为今日的粉条宣传造势。

是以, 不管是富人商贩,亦或者是普通百姓,今日都来了。

口袋里有钱的, 自然是捡着豪华版本的菜色点, 烩菜里面放大片大片的肉,酸辣粉里也放着山珍和肉。

口袋里没钱的, 吃的便是普通版本的。

普通版本的烩菜和酸辣粉里面虽然没有肉,但放足了油,汤上面飘着一层油花。

在这种小风嗖嗖雨丝扰人的天气里, 吃一碗热气腾腾滋味十足的烩菜、酸辣粉, 搭配着一个玉米饼子, 能吃的浑身冒汗舒舒坦坦,更关键的还能吃饱, 美!

所以, 望月楼对面的茶馆, 又被王掌柜租下了。

两家店铺的食客纷至沓来, 看的周围店铺的掌柜眼热不已。

但这是他们羡慕不来的,粉条实在是好吃了,连他们都忍不住去望月楼品尝了。

用筷子夹起粉条放入嘴巴里,轻轻一吸,粉条就全进入嘴巴里了,那个丝滑,太上瘾了。

更重要的是,粉条不仅有丝滑,还有绝味。

这教人怎么抗拒?

……

王掌柜今日虽然很忙很忙,但因为早就租了对面的茶馆,再加上自家的伙计、厨子够用,所以哪怕客人一波接着一波,也没闹出什么乱子。

至于那些拿货的商贩,他也早就安排好了。

不论大小商人,一律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拿货。

他为此特意制作了对牌,用这种法子防止出乱子。

这粉条生意是江知县亲自盯着的,外地来的商贩,哪怕是大商人,也不敢冲着他闹幺蛾子。

至于大商人会不会高价买排在前面的对牌,这就不在他的控制之内了,他只认对牌。

三柳村和朱家村的红薯作坊把粉条做好之后,先运送到县城他特意买的大院子里,然后商贩拿着对牌来取货。

整个过程很简单,还有衙役看守,所以他不必花费太多的心神。

每日他最需要操心的,便是他组建的运输队能不能准时把三柳村、朱家村这两个村子前一日做好的粉条运送到县城。

去年最开始时,粉条的日产量小,所以要么由三柳村的人主动把粉条送到望月楼,或者是他派人去三柳村拉货。

反正也花不了几个人力。

但后来随着粉条的增多,所花费的人力也增多,于是他便专门搞了一个运输队,由这个运输队专门运送粉条。

今年粉条的产量比起去年,那叫一个陡增,所以这个运输队也扩大了很多,足足有一百人。

这一百人都是他特意挑出来的青壮年,足够运送三柳村和朱家村每日所生产的粉条。

其实,若是按照这两个村子的粉条产量,他雇佣七八十个人就够了。

但是,因为路途远,一日只能送一趟,若碰见刮风下雨下雪的天气,那速度就会很慢。

怕路上出现什么状况,所以他特意多雇佣了二十来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他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保证每日的粉条供应。

黎荞以每斤四十文的价格把粉条卖给他,他以每斤四十二文的价格把粉条卖给众多商贩。

是的,每斤四十二文。

三柳村和朱家村一日大约能生产两万三千斤粉条,他每斤挣两文钱的话,就是四万六千个铜板,也就是四十六两银子。

扣除掉运输队的成本和四十文的成本,他一日差不多能得三十八两银子。

这个数字,他很满意。

更何况,这两万三千斤粉条,他并不都是以四十二文的价格卖出去的,他望月楼每日所需的粉条,都是用的这两万三千斤里的。

干粉条变成粉条菜式,那他挣的就多了。

所以,他现在只靠着粉条,一日所得的利润就超过从前望月楼好几日的利润。

他不是个贪心的人,对于望月楼的现状,他很满意。

因此,甭管外地来的商贩如何提高价格,他都受得住诱惑,黎荞把粉条给他,他若是漫天要价,可着劲儿的往他自己口袋里扒拉银子,那势必会让商贩们怨声载道。

三柳村和朱家村的人也会不满。

毕竟粉条都是这两个村子的人没日没夜起早贪黑做出来的,他只是把粉条运送到县城而已,其余什么活儿都没干,他若是挣的太多,那这两个村子的人肯定有意见。

因此,任凭外地商贩招式尽出,他都纹丝不动。

谁来都是四十二文一斤的价格。

谁来都得遵循先来后到的顺序。

做生意,要看长远嘛。

王掌柜这边的干粉条卖四十二文一斤的价格,县城红薯作坊的粉条,也是这个价格。

县城的红薯作坊,是江知县亲自盯着的。

他把粉条当做他升官的跳板,他力求把方方面面都做到完美,好给圣上呈上一份满分答卷。

再加上他今年打算把粉条当做贡品进献给圣上,所以,他采用了黎荞那一套卫生标准。

首先是淀粉,必须得干干净净,不允许有黑点、杂物等。

其次,工人们做粉条时,手必须洗干净了,指甲要剪的勤,指甲缝里也不允许有污垢,脑袋必须用棉布包裹起来,免得有头发掉落。

嘴巴也得戴上口罩,免得说话时有口水喷出。

而且这些工人还得定期洗澡。

谁要是不愿意遵守这些规定,那就麻溜滚蛋。

他还会定期抽检做好的粉条,不合格的,扣工钱。

在江知县这种高压之下,每个工人都严格遵守规定,免得被江知县踢回老家。

这份难得的工作可是老天爷眷顾才轮到他们的,若是不珍惜,那滚回家之后必然受到全家人的谴责。

县城这个红薯作坊,江知县从全县一百七十个村子中抽出了一万五千个青壮年。

说是作坊,其实是五个大庄子。

每个庄子里有三千人。

这一万五千人只专心做粉条,累死累活一日大约能做三十万斤,再加上三柳村和朱家村每日的两万三千斤粉条,那么需要花费三百天,才能把今年的红薯淀粉给消耗完。

这个数字,江知县并不满意。

三百天这怎么行。

这等于是一年了。

而在这一年当中,农人还得种庄稼呢。

每年的粮钱赋税是吏部考核官员最重要的项目,若是这项完不成,那他别说是升官了,能不降级就是万幸了。

但是,江知县现在没其他法子了。

以他目前的能力来说,管理五个大庄子,人数高达一万五千人,这实在是超出他能力了。

一万五千人,府城那边的驻军才这个人数呢。

他又不是将军,没领过兵打过仗,现在一上来就让他管理这么多人,哪怕之前做足了准备,他也有些手忙脚乱。

但是,困难代表着机遇。

若一直风平浪静,那怎么彰显出他的才能凸显出他的聪明呢?

现在县城红薯作坊的日产量是三十万斤,扣除掉各种成本之后,每斤的利润跟三柳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4 思博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