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黍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9节,汉世祖,芈黍离,思博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的问题,那就是在纠正时弊、缓解旧矛盾的同时,也需注意到新问题的产生以及新矛盾的扩大,这是十分必要的。
在过去大汉那么多轮的变革中,也有无数案例证明了此点,没有任何一项新政的诞生,新制的改革,可以做到一劳永逸,百利无害。因此,在这一方面,大汉的君臣还是很理性的。
从此番兵制改革来看,如果成功了,能够按部就班地根据中枢制定的方案去落实,那在未来,大汉的军费支出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国家财政也能更加趋于理性与健康。
这是利处,也改革的根本目的,但同样的,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带来了国家财政与国防建设的新矛盾。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那么改革也难称成功,甚至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进行大规模的军队裁撤、的军费削减之后,如何维护统治,如何巩固国防,如何保障大汉这万里疆土的安全。
被裁撤的军队,他们原本所承担的国土守卫、治安弹压的职责,必需得找到替代的方案,官兵的规模可以削减,但不能以牺牲国家安全为代价。
因此,削减军队规模,只是兵制改革的第一步,紧随其后,当同步进行的,则是组织一股能够填补国防缺失的力量,那便是乡兵。
经过多年的建设,大汉早已从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基本的乡兵体系,每年的军费之中,也有一部分专门针对乡兵武器、训练、给养的拨款,由各道州都司负责。
按照大汉乡兵建设条制,凡在册之乡兵义勇,每年在农闲时,都要接受都司下属作训都尉为期45——60日训练,包括基础训练以及军事条令的灌输,代价是可以免除一定的劳役。
在战争年代,这些有基础训练经验的乡兵义勇,毫无疑问是大汉军队最重要最可靠的兵源,是枢密院最主要的招募对象,对统一及对外战争的消耗做到了有效补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和平的降临,在乡兵的组织建设上是进入了一种停滞状态的,不论是财政投入还是操训上。
毕竟,当大汉打遍四海无敌手,当战争正事实上地远去社会恢复稳定与安定之时,人们的视线自然也从战争上转移,心思也彻底放到生计的劳碌奔波上。
边境道州尚可,环境民风也适合乡兵发展,再加上军队以及都司的大力扶持,都导致边地的乡兵建设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氛围也很浓厚,李继隆所言边地乡勇在边防事务上承担更多责任也是事实。
相较之下,内地道州的情况,显然不容乐观,虽然大汉民间依旧习武成风,并受到了官府的引导,但对大部分百姓来说,习武的成本还是高昂的,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深切参与其中。
而经大汉此番兵制变革,对于乡兵的建设,也将加大了。而与此前那种维持基本简单的训练不同,变革下的乡兵,对其要求要更高,所承担的职责要更大,在大汉军队中的地位也要提高,待遇更要提升。
当然,这指的是那些被选拔出来,充实入大汉国防体系的乡兵。不只是边地需要正兵削减后的补充,对于地方道州上,也将成为驻军的辅助部队。
枢密院拟定的策略,是从乡兵之中,选取精壮者,编练成半军性质的军队,称为团练,是在大汉的军事体系中重新规划出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将填补国防戍防上的空缺。
根据枢密院提出的要求,地方上的团练兵每年当保持至少两百天的训练,并要承担维护治安的职责,且异地服役。边境上的团练,则以三年为期,三年期满,再调回原籍,年龄限制,也放宽到四十岁。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团练兵除了战争抑或执行剿匪戡乱等特殊任务时,是不给军饷的,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免除这些团练家中丁税、两税以及每户每年两人的劳役。
而朝廷养这些团练兵的正常支出,只有日常的训练、被服、军械、给养,装备上的要求也要低上一等,这样的待遇,与朝廷那些在籍正兵相比,可谓低廉了。当然,伤亡抚恤也是要给的,同样要次于在籍官兵。
对团练兵的建设,也是朝廷对兵制改革中,实行的最为重要也最根本的举措,而那节省的军费,也就是从中的而来。
毫无疑问,团练兵比起朝廷正兵,是要弱上不止一筹的,裁兵的影响也不是靠区区团练兵就能弥补的,大汉的国防实力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在基本保障国防的基础上,能达到维持一个正常军费开支的目的,同时,也更加完善大汉的军队体系。
而整个兵制改革,唯一没有变动的一支军队,大抵只有拱卫刘皇帝的宿卫军了,那是皇帝的亲兵,是守护皇城、拱卫刘皇帝的最后一道防线,无论何时,其地位、其实力都不会动摇的。
另外,曾一度作为大汉军队组成部分的番兵,也遭到了裁撤,朝廷不再维持基本的编制,其中一部分有功者、心向大汉的将被挑选编入汉军。
当战争爆发,在有需要时,再进行临时征召,临时花费,组织作战,这也是消除胡民军事威胁的一种考虑。当然,如西南飞堑军这样的军队,还是保留下来的,他们已经不算番兵了。
我赵匡胤何德何能?
秋风秋雨愁煞人,不过开宝十三年的这个秋季,刘皇帝却没有这种感觉,大概过去每到秋时总是惆怅,无病呻吟也有些多,因此到了今年,刘皇帝决定换个心情,活得潇洒些。
在朝廷中枢的文武大臣们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推动兵制改革时,刘皇帝待在汉宫中则显得很放松。于他而言,大政既然定下,也有了详细的施行方案,具体的负责职吏,并且由赵普、曹彬这样的军机重臣亲自监督,剩下来的事情,就不需他抓着不放,定时关注一下即可。
因此,中秋之前的日子,刘皇帝过得很潇洒,每日闲情意志,练练字,读读书,听听史,带带孩子。
时不时的,召些功臣勋贵进宫作伴,喝喝酒,聊聊天,纵论古今,畅谈天下。当然,受召的基本都是老臣老将,且退居二线,没有在朝中担任实职的功臣,如郭威、符彦卿、向训、王全斌、赵匡胤、王彦升等人。
君臣一道谈天说地,追忆往昔峥嵘,也是一大乐事,当然,这只是对刘皇帝个人而言。如今的刘皇帝,已经没有人能从容地与之交流,整个天下,大抵只有符皇后能“正常”地坦言说事了,但即便是符后,也会注意态度与语气了。
在刘皇帝看来,这些功臣勋贵退居幕后,感情上或许受到了一些伤害,因此他亲自招待,示以关怀,宽慰其心,以示亲近之意,表明他与朝廷都没有忘记他们。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贵族功臣退下之后,到底在干什么,闲下来的刘皇帝还是很关心的。虽然有秘密机构帮忙盯着,但那终究是二手的,大臣们也都学聪明了,任皇城司再是无孔不入,经过这么多年的适应,也早就学会了应对,也难以做到完全监控。
再加上,二手的消息,刘皇帝也总是有所保留,从来都不是偏听偏信,有些情况,还得他亲身亲眼地体会才能知道,谨慎也好,多疑也罢,这就是他的一贯作风。
当然,结果或许也只是求得一种自欺欺人的心安,最难测者是人心,刘皇帝也没真的长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而对于刘皇帝的这份“关怀”,哪怕是王彦升都学乖了,更何况那些老于世故的勋贵的。
退居幕后的人,或老或病,但唯独一个赵匡胤最为特殊,他正值盛年,身体也没有什么大毛病,但却不得不消沉下去。
在开宝北伐之前,或许还称得上是正常“轮休”,休养一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